聊斋远不如预期,追光出什么问题了?

  • 2025-07-18 13:35:43

聊斋远不如预期,追光出什么问题了?

“看一部电影等于看了五部烂片,从来没觉得看烂片也能值回票价。”

这是一位观众走出《聊斋:兰若寺》影厅时发出的感叹。追光动画的镂冰雕朽到底还要维持多久?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擅长用东方美学造梦的团队,为啥总在剧本上栽跟头?

聊斋远不如预期,追光出什么问题了?

一、聊斋哑火:拼盘故事质量参差

《聊斋》用152分钟的片长塞了6个故事,它也没能逃过“高概念、低完成度”的拼盘电影通病。每个故事之间情绪不同,转换得也不够流畅,导致观众情绪完全断档根本接不上:

还没感受完《莲花公主》的可爱,就被《画皮》给吓一大跳;上一秒还在感怀《聂小倩》的悲剧,下一秒蒲松龄的吐槽就让你出戏。不是不能理解想要全家欢的想法,但过低龄化和过于成人化的情节放在同一部片子里,这样大的反差还是会让人接受不了。

不仅是情绪断档,在故事情节上也是各有各的参差。

聊斋远不如预期,追光出什么问题了?

聊斋远不如预期,追光出什么问题了?

《崂山道士》毫无新意,整体改动小,最后落点过于直白;《莲花公主》被批低幼,故事过于简单和局限;

聊斋远不如预期,追光出什么问题了?

《聂小倩》虽然修改了时代背景,也仅仅是改了时代背景,人物冲突、剧本内核、甚至台词风格都没改,民国时代的背景在故事中具体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人物的情感发展仍遵循原著走向,等待解救、对抗姥姥、情感确立等关键环节的推进,均延续了原著核心。

后两部则好很多。不论是剧情还是落点都强于前三部。

聊斋远不如预期,追光出什么问题了?

《鲁公女》做出了相对成功的改编,讲了一个不落俗的爱情故事,女性在这个故事中不再是等待被爱,而是因为认定了才爱。然而最后的“强娶”有点太强调因果命定的不协调感。

聊斋远不如预期,追光出什么问题了?

最惊喜的就是《画皮》,它颠覆了传统的视角,将妻子这一在过去作品中不被重视的角色作为第一视角,强调了女性个体的困境、对女性的规训以及对婚姻制度的思考;女鬼这一“第三者”的角色塑造则则阐释了女性群体的困境。最后的一句“恶心”既是妻子对丈夫的发声,也是女性对制度的发声。

在视效方面,追光一直是没得说的。《聊斋》呈现了一个妖魅诡谲的世界,每一秒都能当壁纸。《崂山道士》的穿墙术用了 1500 万根毛发渲染,毛毡质感把童趣拉满;《画皮》的宋画散点透视,让鬼魅像水墨氤氲——若只奔着特效去看那也能值回票价。

二、剧本硬伤:精致包装下的“尴尬”内核

纵观追光动画从19年到25年的这7部电影,编剧一栏无一例外的只有“王微”一人,王微到底何许人也?

聊斋远不如预期,追光出什么问题了?

这位成立追光动画已十年有余的前土豆创始人显然不是编剧科班出身,他写剧本有个特点,属于“有个点子一拍脑袋就上了”的类型。脑洞很大,但真到需要反复打磨的故事结构、故事节奏、台词凝炼等等需要编剧功力的地方,都是一团糟。

有人这样评价王微:“王微在编剧上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想讲的故事主流市场不想听。” 不管是《新神榜:哪吒》和《新神榜:杨戬》中“优质男”期望得到世界认可的故事还是《白蛇2:青蛇劫起》中修罗城中小青突然冒出来的爱情线,都没有被主流市场接受和认可。

三、追光未来:讲出符合时代情绪的好故事才是核心

追光动画的美术团队早就证明自己能把 “东方美学” 玩出花,但剧本已然是追光动画这个木桶最短的一块短板。

动画电影的基础是故事,而核心在于懂得当下的时代情绪并提供情绪价值,这已经成为当代观众的一大共识。若想复刻《长安三万里》的成功,首先要做的就是仔细打磨文本内容,《长安三万里》从小人物的视角观大时代的起伏、顺应当下大众“怀才不遇”的时代情绪并借由李白之口抒发出来。

聊斋远不如预期,追光出什么问题了?

其实《聊斋》也有和大众情绪共鸣的部分,《画皮》篇最后,一句“恶心”让网友直呼神来之笔,这种女性主义解构可进一步深化,呼应当代女性议题。但站在电影整体角度来说,这一点情绪的共鸣仍然不够,观众更期待看到的是整部片子都充满共鸣,说出他们心中所想。

聊斋远不如预期,追光出什么问题了?

总之,视效一直在线但口碑连连下滑,追光还是要从自己身上多找找原因,别再捂着耳朵奔跑了。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普思网平台创作者或来自互联网公开信息,不代表普思网的观点和立场,若本文对您造成侵权请及时发送邮件至 law@pusitime.com ,一经核实平台将对本文作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