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鱿鱼游戏3」,啧

  • 2025-07-07 06:10:19

「鱿鱼游戏3」,啧

《鱿鱼游戏3》作为系列终章,在游戏设计与叙事节奏上展现了创新,但其社会批判的深度与角色塑造的完整性仍存在争议。成奇勋的牺牲与婴儿“222”的象征意义,为这个关于生存与人性的故事画上了悲壮的句点,却也留下了关于“人性是否能改变世界”的开放性思考。

作者|冒号鱼

编辑|小白

排版 | 板牙

作为Netflix现象级IP的最终章,《鱿鱼游戏3》于6月27日上线后,仅一天便登顶奈飞电视节目全球排行榜,在美国、英国等FlixPatrol统计的93个国家(地区)中均位居第一位。如此火爆,主要还得益于系列前作引发的全球收视热潮,加之第二季剧情未完结,暗示与第三季有关,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然而,随着第三季的完播,《鱿鱼游戏3》的口碑却呈现出两极分化。

全球顶流IP也难逃续集烂尾,原因究竟在哪?差评之下的优点又在哪?

「鱿鱼游戏3」,啧

01

游戏机制的创新与隐喻

《鱿鱼游戏3》延续了前两季对社会不平等与人性困境的探讨,同时在叙事节奏和游戏设计上做出了新的尝试。该剧以成奇勋(李政宰饰)反抗失败后的挣扎为主线,通过三个全新游戏关卡和角色命运的转折,试图深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鱿鱼游戏3」,啧

第三季新增了三个游戏——红蓝捉迷藏、跳长绳、高台推人,延续了前作将儿童游戏暴力化的核心设定,但在规则设计上更强调群体协作与背叛的张力。例如,跳长绳游戏要求玩家在机械绳索的干扰下通过吊桥,先抵达终点的玩家为了独占奖金,竟然将后续玩家逐一推落桥下。这一情节不仅呼应了前两季对“弱肉强食”的批判,更揭示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异化。这种“结构性压迫”与“自发性恶”的叠加,使得游戏成为观察现代社会竞争逻辑的一扇典型窗口。

高台推人游戏则继续通过推人的方式强化生杀予夺:所有玩家要通过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三个高台,每到一个高台都必须集体决定推落一个人,剩下的玩家才能通关,如此反复直到终点。谁会煽动舆论,谁会被刻意针对,谁会见风使舵,都是看点。而被推落者的惨叫与挣扎,恰似底层民众在资本碾压下的无力。游戏场景中红色制服的士兵与黑色面具的贵宾形成视觉上的权力分层,进一步强化了视觉上的冲击和压迫上的肃穆感。

「鱿鱼游戏3」,啧

相比于前两季中123木头人、打弹珠、拔河比赛等游戏,第三季的游戏显然对暴力的描述更直给,或者说,第三季的游戏根本算不上游戏,只是一场场对人性恶的真人秀,尽管在表达上更直接,但多少缺乏了游戏的趣味性。

02

角色发展的突破与局限

「鱿鱼游戏3」,啧

成奇勋在第三季中的转变是全剧的核心看点。经历第二季反抗失败后,他从斗志昂扬的革命者沦为沉默的幸存者,甚至在前期被边缘化,几乎成为推动剧情的功能性符号。这种转变虽然真实反映了理想主义者的困境,但也削弱了角色的主动性。直到最终与婴儿“222”的对决,成奇勋才重新找回人性光辉——他放弃奖金,选择保护这个象征希望的新生儿,这一牺牲既延续了前作“人性本善”的主题,也为《鱿鱼游戏》系列画上了悲壮的句号。

「鱿鱼游戏3」,啧

不过,成奇勋的选择无法被更多观众认可,许多愤怒的观众怒斥其“圣母男”,认为其行动举止完全不符合人性动机。客观来说,创作者的确陷入了概念先行的创作陷阱,为了推动表达人性本善而指挥成奇勋自杀,但前面成奇勋与婴儿“222”及其母亲的结缘显然不足以支撑其为此付出生命代价,这一结尾还是值得商榷。

「鱿鱼游戏3」,啧

黄仁昊(李秉宪饰)则呈现出复杂的动机。第三季通过他与成奇勋的多次对峙,揭示了其内心对游戏规则的质疑。在临近结尾时,黄仁昊想要诱导成奇勋在高空推人游戏开始前先下手为强,杀死其他队员以获得奖金,并保护自己和婴儿“222”的生命,在成奇勋犹豫不决之时,导演给出曾经黄仁昊也面临同样道德困境的画面,可以想见,作为游戏负责人,他既是规则的执行者,也是体系的受害者。这种矛盾性使得角色超越了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成为探讨权力异化的关键。

「鱿鱼游戏3」,啧

至于游离于游戏之外的黄俊昊警官,多次现身试图侦破案件,跋涉千难万险,终于找到游戏基地,却只是跟黄仁昊远远相见一眼,就随着基地自爆装置的启动而匆匆收尾。另外说一句,恐怖的鱿鱼基地竟然如此不堪脆弱,面对逼近的海岸警卫队就着急撤离,毫无反抗之力,一度让人怀疑设定的真实性,不然,它为何能存在如此之久?

03

社会批判的弱化与争议

「鱿鱼游戏3」,啧

第三季在延续前两季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同时,引入了更多元的社会议题。在红蓝捉迷藏中,母亲为了保护222号金纯熙的孩子,忍痛杀死自己的儿子,最终自己上吊而亡,折射出东亚社会中家庭伦理与生存本能的冲突;新生儿“222”的诞生则隐喻了底层民众在绝望中仍存的希望。然而,这些议题的呈现方式较为表面,例如亲情伦理、性别暴力等问题仅通过角色背景简单提及,缺乏深入展开。

剧中暴力场景的升级掩盖了原有的讽刺锋芒,玩家逐渐沦为残暴的嗜血恶人,恶是为了恶而恶,暴力是为了暴力而暴力,导致主题表达趋于扁平化,忽视了对社会结构的深度剖析。这种残缺其实也反映出创作者在商业娱乐性与思想深度之间的艰难平衡。

「鱿鱼游戏3」,啧

结局彩蛋中凯特·布兰切特的登场虽为系列开发埋下可能,却与本季主题关联较弱,显得较为突兀。主体故事都没讲述完整,再生庞杂枝叶,略显败笔。

不过,导演黄东赫延续了前作的视觉美学,红色制服与绿色游戏场地等鲜艳的色彩对比、低矮回廊与封闭大厅等压迫性的空间设计,以及充满仪式感的游戏开场,共同构建了一个荒诞而残酷的“游戏世界”。第三季在音效运用上更具创新,例如跳长绳游戏中机械绳索的轰鸣与玩家的喘息声交织,强化了紧张氛围。

04

结语

《鱿鱼游戏3》作为系列终章,在游戏设计与叙事节奏上展现了创新,但其社会批判的深度与角色塑造的完整性仍存在争议。成奇勋的牺牲与婴儿“222”的象征意义,为这个关于生存与人性的故事画上了悲壮的句点,却也留下了关于“人性是否能改变世界”的开放性思考。

尽管存在不足,这部剧仍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与尖锐的社会议题,成为流媒体时代类型剧的标杆之作。未来,随着衍生作品的开发,这个IP能否延续其批判性锋芒,值得持续关注。

「鱿鱼游戏3」,啧

四味毒叔

《四味毒叔》作为影视文化行业垂直文字、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

372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鱿鱼游戏3」,啧

「鱿鱼游戏3」,啧

「鱿鱼游戏3」,啧

「鱿鱼游戏3」,啧

「鱿鱼游戏3」,啧

「四味毒叔」

出品人|总编辑:谭飞

执行主编:罗馨竹

商务合作:13671275210

联系邮箱:siweidushu@126.com

微信公众号lD:siweidushu

「鱿鱼游戏3」,啧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鱿鱼游戏3」,啧

原创 四味小小编 四味毒叔

2025年07月06日 18:18 北京

「鱿鱼游戏3」,啧

《鱿鱼游戏3》作为系列终章,在游戏设计与叙事节奏上展现了创新,但其社会批判的深度与角色塑造的完整性仍存在争议。成奇勋的牺牲与婴儿“222”的象征意义,为这个关于生存与人性的故事画上了悲壮的句点,却也留下了关于“人性是否能改变世界”的开放性思考。

作者|冒号鱼

编辑|小白

排版 | 板牙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Netflix现象级IP的最终章,《鱿鱼游戏3》于6月27日上线后,仅一天便登顶奈飞电视节目全球排行榜,在美国、英国等FlixPatrol统计的93个国家(地区)中均位居第一位。如此火爆,主要还得益于系列前作引发的全球收视热潮,加之第二季剧情未完结,暗示与第三季有关,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然而,随着第三季的完播,《鱿鱼游戏3》的口碑却呈现出两极分化。

全球顶流IP也难逃续集烂尾,原因究竟在哪?差评之下的优点又在哪?

「鱿鱼游戏3」,啧

01

游戏机制的创新与隐喻

《鱿鱼游戏3》延续了前两季对社会不平等与人性困境的探讨,同时在叙事节奏和游戏设计上做出了新的尝试。该剧以成奇勋(李政宰饰)反抗失败后的挣扎为主线,通过三个全新游戏关卡和角色命运的转折,试图深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鱿鱼游戏3」,啧

第三季新增了三个游戏——红蓝捉迷藏、跳长绳、高台推人,延续了前作将儿童游戏暴力化的核心设定,但在规则设计上更强调群体协作与背叛的张力。例如,跳长绳游戏要求玩家在机械绳索的干扰下通过吊桥,先抵达终点的玩家为了独占奖金,竟然将后续玩家逐一推落桥下。这一情节不仅呼应了前两季对“弱肉强食”的批判,更揭示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异化。这种“结构性压迫”与“自发性恶”的叠加,使得游戏成为观察现代社会竞争逻辑的一扇典型窗口。

高台推人游戏则继续通过推人的方式强化生杀予夺:所有玩家要通过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三个高台,每到一个高台都必须集体决定推落一个人,剩下的玩家才能通关,如此反复直到终点。谁会煽动舆论,谁会被刻意针对,谁会见风使舵,都是看点。而被推落者的惨叫与挣扎,恰似底层民众在资本碾压下的无力。游戏场景中红色制服的士兵与黑色面具的贵宾形成视觉上的权力分层,进一步强化了视觉上的冲击和压迫上的肃穆感。

「鱿鱼游戏3」,啧

相比于前两季中123木头人、打弹珠、拔河比赛等游戏,第三季的游戏显然对暴力的描述更直给,或者说,第三季的游戏根本算不上游戏,只是一场场对人性恶的真人秀,尽管在表达上更直接,但多少缺乏了游戏的趣味性。

02

角色发展的突破与局限

「鱿鱼游戏3」,啧

成奇勋在第三季中的转变是全剧的核心看点。经历第二季反抗失败后,他从斗志昂扬的革命者沦为沉默的幸存者,甚至在前期被边缘化,几乎成为推动剧情的功能性符号。这种转变虽然真实反映了理想主义者的困境,但也削弱了角色的主动性。直到最终与婴儿“222”的对决,成奇勋才重新找回人性光辉——他放弃奖金,选择保护这个象征希望的新生儿,这一牺牲既延续了前作“人性本善”的主题,也为《鱿鱼游戏》系列画上了悲壮的句号。

「鱿鱼游戏3」,啧

不过,成奇勋的选择无法被更多观众认可,许多愤怒的观众怒斥其“圣母男”,认为其行动举止完全不符合人性动机。客观来说,创作者的确陷入了概念先行的创作陷阱,为了推动表达人性本善而指挥成奇勋自杀,但前面成奇勋与婴儿“222”及其母亲的结缘显然不足以支撑其为此付出生命代价,这一结尾还是值得商榷。

「鱿鱼游戏3」,啧

黄仁昊(李秉宪饰)则呈现出复杂的动机。第三季通过他与成奇勋的多次对峙,揭示了其内心对游戏规则的质疑。在临近结尾时,黄仁昊想要诱导成奇勋在高空推人游戏开始前先下手为强,杀死其他队员以获得奖金,并保护自己和婴儿“222”的生命,在成奇勋犹豫不决之时,导演给出曾经黄仁昊也面临同样道德困境的画面,可以想见,作为游戏负责人,他既是规则的执行者,也是体系的受害者。这种矛盾性使得角色超越了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成为探讨权力异化的关键。

「鱿鱼游戏3」,啧

至于游离于游戏之外的黄俊昊警官,多次现身试图侦破案件,跋涉千难万险,终于找到游戏基地,却只是跟黄仁昊远远相见一眼,就随着基地自爆装置的启动而匆匆收尾。另外说一句,恐怖的鱿鱼基地竟然如此不堪脆弱,面对逼近的海岸警卫队就着急撤离,毫无反抗之力,一度让人怀疑设定的真实性,不然,它为何能存在如此之久?

03

社会批判的弱化与争议

「鱿鱼游戏3」,啧

第三季在延续前两季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同时,引入了更多元的社会议题。在红蓝捉迷藏中,母亲为了保护222号金纯熙的孩子,忍痛杀死自己的儿子,最终自己上吊而亡,折射出东亚社会中家庭伦理与生存本能的冲突;新生儿“222”的诞生则隐喻了底层民众在绝望中仍存的希望。然而,这些议题的呈现方式较为表面,例如亲情伦理、性别暴力等问题仅通过角色背景简单提及,缺乏深入展开。

剧中暴力场景的升级掩盖了原有的讽刺锋芒,玩家逐渐沦为残暴的嗜血恶人,恶是为了恶而恶,暴力是为了暴力而暴力,导致主题表达趋于扁平化,忽视了对社会结构的深度剖析。这种残缺其实也反映出创作者在商业娱乐性与思想深度之间的艰难平衡。

「鱿鱼游戏3」,啧

结局彩蛋中凯特·布兰切特的登场虽为系列开发埋下可能,却与本季主题关联较弱,显得较为突兀。主体故事都没讲述完整,再生庞杂枝叶,略显败笔。

不过,导演黄东赫延续了前作的视觉美学,红色制服与绿色游戏场地等鲜艳的色彩对比、低矮回廊与封闭大厅等压迫性的空间设计,以及充满仪式感的游戏开场,共同构建了一个荒诞而残酷的“游戏世界”。第三季在音效运用上更具创新,例如跳长绳游戏中机械绳索的轰鸣与玩家的喘息声交织,强化了紧张氛围。

04

结语

《鱿鱼游戏3》作为系列终章,在游戏设计与叙事节奏上展现了创新,但其社会批判的深度与角色塑造的完整性仍存在争议。成奇勋的牺牲与婴儿“222”的象征意义,为这个关于生存与人性的故事画上了悲壮的句点,却也留下了关于“人性是否能改变世界”的开放性思考。

尽管存在不足,这部剧仍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与尖锐的社会议题,成为流媒体时代类型剧的标杆之作。未来,随着衍生作品的开发,这个IP能否延续其批判性锋芒,值得持续关注。

「鱿鱼游戏3」,啧

四味毒叔

《四味毒叔》作为影视文化行业垂直文字、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

出品人|总编辑:谭飞

执行主编:罗馨竹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普思网平台创作者或来自互联网公开信息,不代表普思网的观点和立场,若本文对您造成侵权请及时发送邮件至 law@pusitime.com ,一经核实平台将对本文作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