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自研的手机Soc芯片,究竟啥水平?15日晚,雷军突然发微博,称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手机SoC芯片,即将在5月底发布,名为玄戒O1。
雷总没有介绍这款芯片的具体信息,但很快就出来了不少网传消息, 玄戒O1能对标苹果的A16,将用在小米15周年旗舰机型小米15S Pro上,采用1+3+4的八核设计,采用ARM公版架构,GPU是Imagination的,基带则是联发科外挂。
消息一出,网上又吵起来了,有人重提小米某高层过去发表的“自研猪肉”理论,认为过去嘲讽自研的东西贵,如今为何也自我宣传自研;还有人翻出了米系安兔兔的一篇老文章,说文章过去嘲讽拿ARM公版造芯片不能叫自研,如今打脸了。还有就是阴谋论了,说美国最新制裁中国昇腾AI芯片,小米就推出自研手机芯片,时间过于巧合了。
同时,也有不少舆论肯定小米,认为小米圆了造芯梦,而且芯片性能还很高,是4nm制程,狠狠反击了那些指责小米没技术,只能依赖高通的舆论。或者说,至少啊,小米是投入了巨大的现金流做研发,试图替代一部分高通芯片,而且小米手机出货量巨大,能够支撑起芯片业务,比OPPO的哲库强多了,也幸运多了。
尽管网上有嘲讽小米造芯,认为拿ARM公版造芯片不能叫自研,认为有水军故意夸大芯片性能。但也有人认为,小米玄戒只要不标榜自主可控,不拿ARM芯片玩爱国营销,不在信创市场卖高价,而是在商业市场运作,也是无可厚非,值得鼓励。
龙科多对小米造芯,以及手机芯片比较了解,今天就站在客观角度,不黑不吹,谈谈看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小米造芯并不意外,在行业内并非秘密。
去年10月,北京市经信委领导曾在一场公开活动中无意透露,小米已经成功研发出国内首款采用3纳米工艺的手机系统级芯片。此外,据龙科多了解,今年4月,小米本来就计划官宣芯片,但遇到SU 7车祸事件等一系列负面的舆论,因此拖后到了5月。
其次,小米造芯的过程并不顺利,但坚持到了最后。
2014年,华为推出第一代麒麟910时,小米正式成立了松果公司,启动造芯业务。当时雷军的目标提得很高,要成为苹果、三星、华为之后,全球第四家能自研手机芯片的企业。
结果,两年多时间搞出的澎湃S1,出现了一堆问题,被吐槽,搭载S1的小米手机,接电话时,都烫耳朵。此外,基带也有一堆毛病。再之后,小米造芯计划,基本就停止了,芯片部门只涉猎诸如ISP图片信号芯片,快充芯片,电池管理芯片。
现在小米即将推出的玄戒O1,算是造芯计划中的二次创业。由小米旗下的子公司玄戒设计,这家公司在2021年成立,一把手曾学忠,曾经是紫光展锐的CEO,此外,芯片设计研发中也有不少联发科的技术高手。
第三,小米造芯背后,技术门槛已经大大降低
这些年,在半导体领域,中国与老美殊死斗争,大家对芯片技术也逐渐祛魅了,对自研芯片也有了高水平的认知。尤其是ARM阵营,非常成熟和开放,ARM核IP可以买,各种接口IP也可以买,怎么把这些IP攒在一起,也能找到人组到团队,弄出来。
现在的局面和华为在10年前造芯,已经大大不同。ARM阵营,经过华为海思、紫光展锐这么年坚持,包括夭折的OPPO哲库项目,最后使得我们国内人才储备充足,技术门槛大大降低。
所以这些年大家都看到了,没有芯片经验的一些企业,像联想、阿里、中兴、吉利,蔚来汽车,现在都纷纷在自身细分市场,搞出了对应的ARM处理器。小米现在做的,无非是重复这些事,技术门槛不高。
造ARM芯片不麻烦,比较麻烦的是,如今ARM公司的授权费收取得越来越高,台积电代工费用也是非常高昂,所谓自研芯片,如果没有产品销量来支撑研发成本,那注定是最算作秀,也坚持不了几天。
不过,小米和蔚来汽车之外的上述这些国内企业,有个共同点,都是国内相关行业的领头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市场地位稳固,有钱高价购买ARM公版IP,也有市场能够消化一部分自家芯片。某种程度上,手机圈的华为和苹果,也是一样的逻辑,高价购买指令集做魔改,最后也有实力自产自销。
第四,小米手机芯片,目前还无法大规模替代高通联发科。
从性能上看,小米这款芯片的配置不低,算是中端性能吧,将搭载到一款纪念版手机上。小米15的主推机型,都还是继续搭载高通骁龙的最强芯片。其实也能理解,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厂商,会将一款新的芯片大规模铺货。
小米首款芯片,还是卖给核心的粉丝,能够顺利起步,这也无可厚非。小米这种稳健或者顺势而为的策略,能够保证避免步子迈的太大,避免出现像哲库那样盲目投入后戛然而止的局面。但也注定了,小米芯片计划一定是漫长了,不可能一口气吃成胖子,不可能突然之间就成了芯片大咖。
就以小米当初追赶的目标,苹果、华为为例,这两家也是ARM阵营,但都是花巨资交版权费,从魔改指令集做起,自研CPU核IP,也包括自研GPU核心。小米目前和联发科、展锐类似,还是购买ARM公版核IP。
摆在小米面前的另一个大难题是基带芯片。基带属于通信领域,技术门槛还是非常高的,对新入局者不友好。以苹果为例,没有通信历史,自己没有基带技术,过去是高价购买高通的基带,和高通闹掰前,从英特尔手中接盘了欧洲大厂英飞凌的基带团队,想要自研追赶,但距离高通的基带还是差得远,苹果目前只能采用外挂方案,被大家吐槽信号不好。
可以看到,手机芯片这个领域的顶级玩家,为了保证市场竞争力,基本是将基带集成,华为、高通、联发科、展锐,甚至三星半导体,都是集成,而非外挂。
所以,对小米来说,现在国内的技术人才基础是有的,只要自己企业有钱有市场,造一款手机芯片出来,有一定市场份额并不难,难的是把手机芯片做到行业头部水平。
最后,总结一下:
小米芯片技术积累还不够,再加上基带芯片方面严重依赖有通信背景的三方公司,所以,小米的手机芯片,当前基本是作为高通、联发科芯片的补充,不可能是替换掉高通、联发科。
造芯的万里长征,小米目前走了前几步,比OPPO的哲库强多了,也幸运多了。就看小米后面怎么走了,未来会不会终极挑战高通,才是关键。其实各方面很清晰,小米有机会摸着前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龙科多认为,最难的还是基带,网传的台积电先进制程代工倒不是什么大的隐患,毕竟国内先进代工的实力也是有的。